述评:杭州怎么做到“曲终人不散”?
述评:杭州怎么做到“曲终人不散”?
述评:杭州怎么做到“曲终人不散”?潮新闻客户端 郑宸(zhèngchén) 蔡卡特 李展 魏宇薇
制造业,是(shì)立国之基、强国之本。
5月23日,全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。杭州市萧山区三夺“天工鼎(dǐng)”,进阶(jìnjiē)“金鼎”,成为(chéngwéi)全省首批获此殊荣的区县之一。
天工鼎,是(shì)浙江制造业领域(lǐngyù)最高荣誉,聚焦质量变革、动力变革、效率变革三大类32项指标(zhǐbiāo),对全省各县(市、区)进行综合考评,其中连续(liánxù)三年夺鼎者可得金鼎,代表着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成绩。
萧山,何以“问鼎”?作为(zuòwéi)浙江的制造(zhìzào)大区(dàqū),萧山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“存量(cúnliàng)变革(biàngé)与(yǔ)增量崛起”并行的系统性创新,通过传统产业“智能化再造”、未来产业“前瞻性布局”、企业生态“金字塔构建”、改革红利“制度性释放”,形成了“标杆引领、集群协同、数字赋能、改革破题” 的独特路径,肩负起“再造一个杭州工业”重要阵地的使命担当。
今年以来,萧山纵深推进制造业项目内生裂变改革,集中签约开工了(le)三批共56个内生裂变项目,总投资约200亿元;1—4月(yuè)实现工业投资增速24.8%,连续5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(zēngzhǎng)。过去(guòqù)一年(yīnián),萧山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%,其中数字经济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.5%,产业发展结构转型成效明显。
行思无界自主研发的(de)“鸵鸵”机器人
第一(dìyī)跳:集群“升维”
在浙江的制造业发展体系中,以(yǐ)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(zhuāngbèi)等为代表的“415X”先进制造业集群,是迈向(màixiàng)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支撑。
建设产业集群,是衡量“天工鼎(dǐng)”得主制造业高质量(gāozhìliàng)发展成效的关键。
作为全省(quánshěng)制造业(zhìzàoyè)大区,改革开放以来,萧山不断蝶变产业形态,深入推进“2+3+X”先进制造业集群(jíqún)培育工程。汽车智能底盘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(tèsèchǎnyè)集群名单,实现(shíxiàn)杭州“零的突破(língdetūpò)”。未来(wèilái)网络(6G)、合成生物、人工智能等产业相继入选了省市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,现代纺织与服装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(língbùjiàn)、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、机器人与数控机床4个产业集群入选“浙江制造”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,区内企业科百特和华澜微项目入选全省“两新”深度(shēndù)融合典型案例集。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涌起,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萧山更是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不断推动产业集群突破。
新材料产业集群在升维(shēngwéi)。
在省市区三级产业集群部署(bùshǔ)中,新材料产业均(jūn)名列(míngliè)其中。依托荣盛、恒逸两家世界500强企业,萧山构建起了一座纤维新材料产业高地。
但萧山的优势不止于此。在河上镇,以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为链主,一座膜(mó)材料小镇就此(jiùcǐ)崛起。作为全球少数掌握膜材料核心技术(héxīnjìshù)的企业(qǐyè),科百特拥有800多项专利、上千个规格的过滤分离产品,主要应用于微电子、生物制药等先进制造领域,打破了我国关键材料与核心技术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,拓展了省市区(shěngshìqū)新材料产业纵深。
“具身智能”产业(chǎnyè)加速形成。
今年全国两会,“具身智能”首次被写入政府(zhèngfǔ)工作报告。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(de)关键(guānjiàn)载体,进入了技术集中突破和应用初步试水的关键发展时期。分解产业链关键环节,背后有不少萧山企业的身影。
“在‘具身(jùshēn)智能(zhìnéng)(zhìnéng)’产业新赛道上,萧山积累了一定的优势。”萧山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2015年萧山就布局了中国首个机器人小镇(xiǎozhèn),围绕机器人产学研用(yòng),凯尔达、兆丰机电、万向钱潮、杭齿前进、亚太股份等一大批汽车、船舶零部件头部企业投身于萧,将(jiāng)萧山在智能汽车、汽车零部件上的产业优势,用于人形机器人轴承、关节、焊接等多领域,在具身智能产业赛道抢出身位。
如今,萧山已孵化出行思无界、神州明月(míngyuè)、旗晟智能、国辰机器人(jīqìrén)(jīqìrén)等整机企业。行思无界的“仿生(fǎngshēng)鸵鸟机器人”在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捧回了创新(chuàngxīn)优胜奖(第一名)。浙大科创中心人形机器人创新研究院联合镜识科技、凯尔达研发的四足机器人“黑豹2.0”是目前世界上跑得最快的“四足机器人”。
2023年,萧山与(yǔ)新华三集团在钱江世纪城共建以数字经济为(wèi)基底的产业平台——图灵小镇,以数智创新“站C位(wèi)”,赋能经济拔节生长。
如今,3.25平方公里的图灵小镇(xiǎozhèn),有14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371家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8家杭州市准独角兽企业,基本形成以人工智能领军企业为引领的雁阵型(zhènxíng)企业梯队(tīduì),覆盖基座大模型、光通信芯片、算力运营、场景应用等(děng)多领域。2024年,图灵小镇总产出超340亿元(yìyuán),跑出税收“亿元”楼11个。2024年,萧山算力产业入选省级“新星”产业群培育(péiyù)名单。
今天的萧山(xiāoshān),一条条新兴产业链正不断“壮”起来,一个个未来产业集群正不断“聚”起来,催生着新变化,孕育着新机遇(xīnjīyù)。
第二跳(tiào):“两新”融合
新质生产力赋能千行(qiānxíng)百业
今年的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,意义不同于(bùtóngyú)往年。
不少人注意到,此次大会(dàhuì)的(de)主题进一步(jìnyíbù)突出了“科技创新(chuàngxīn)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(rónghé)”,现场特别邀请了院士专家、科技部门、相关企业等参会、发言,传递出浙江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:加强“高校+平台+企业+产业链”的结对(jiéduì)合作,破解“两新”深度融合中的堵点、卡点,一体推动传统产业(chuántǒngchǎnyè)转型升级(shēngjí)、新兴产业培育壮大、未来产业前瞻布局。在浙江大学教授、浙江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俞小莉看来,新变化反映了浙江更重视多行业间有机融合的产业创新,跨学科交叉、联合攻关的技术创新。
对于(duìyú)萧山来说,“两新”融合是方向、更是机遇。
“萧山制造业(zhìzàoyè)门类多,产业基础、产业链完整稳固,产业集群效应强(qiáng)。”在萧山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,要实现(shíxiàn)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萧山需要(xūyào)把握“科创引领、智造变革”两大关键,依靠“一镇七星”高能级科创平台,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起来,全面(quánmiàn)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。
市场经济中,企业的感受最灵敏(língmǐn)。
在杭州知衣科技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,工作人员将款式、颜色、风格(fēnggé)输入企业自主研发的FASHION DIFFUSION服装行业大模型中,20秒内,AI便生成了一张张高质量的服装试穿图。“传统服装(chuántǒngfúzhuāng)企业推出新款式后(hòu),往往(wǎngwǎng)要用1到(dào)2天时间进行实拍,而依托AI赋能,只需要1个人通过20秒左右的时间就能完成商业拍摄,大大节省企业人力、财力和时间成本。”知衣科技相关负责人说。
走进兆丰机电生产车间,企业通过高质量(zhìliàng)数据感知实时优化(yōuhuà)生产流程,将AI与图像处理相结合,大幅度提高检测质量,降低(jiàngdī)人力成本,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降低道具磨损。兆丰机电相关负责人介绍,AI通过自主学习监测材料磨损程度,每年(měinián)能为企业节约800万元左右(zuǒyòu)的成本。
依靠人工智能技术,先临三维发布了Aoralscan Elite 4D牙颌面重建系统,将口(jiāngkǒu)内扫描、摄影测量、面部扫描和下颌运动轨迹系统集成、四效合一,打破了跨系统信息采集壁垒(bìlěi),将繁琐复杂的诊疗流程进行了深度优化与精简,获取患者面部及口(jíkǒu)内完整信息,打造全数字化(shùzìhuà)4D虚拟(xūnǐ)牙科患者,帮助(bāngzhù)医生实现多学科融合的全面诊断治疗。
截至目前(mùqián),萧山累计打造省级(jí)(jí)未来工厂5家,累计验收通过国家试点企业改造38家,数量杭州市第一;新培育市级智能工厂12家、数字化车间28家,培育工信部基础级智能工厂34家、先进级智能工厂12家;依托化纤纺织行业龙头企业,率先在关键业务(yèwù)环节部署人工智能技术。此外,萧山将在加弹工艺优化(yōuhuà)、印染工艺优化、织造(zhīzào)坯布(纯色)外观瑕疵检测、化纤外观瑕疵检测、化纤丝张力检测等领域形成(xíngchéng)10个以上典型应用场景。
存量(cúnliàng)变革推动增量崛起
问鼎“天工”,制造业高质量发展(fāzhǎn)的动力变革、效率变革同样重要。
日前,浙江省经信厅公布了2025年浙江省传统优势企业(qǐyè)内生裂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(ànlì)(第一批)名单,共53项,其中萧山“以‘数据’竞地让‘优企’有地”和“打造‘膜’法 科百特破局创新(chuàngxīn)之路(lù)”两个案例入选。
2024年以来,萧山“眼睛向内(nèi)”抓好挖潜,在全省率先推出制造业优质内生裂变项目(xiàngmù)改革。
“存量企业(qǐyè)非常需要‘一碗水端平’‘一把尺量齐’的发展环境(huánjìng)。”萧山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(fùzérén)说,近年来,随着新产业风口(fēngkǒu)兴起,招商引资被各地视作“一号工程”,期待区域经济总量能在产业风口中一跃而上。
政企携手、改革争先的萧山,从来是企业最大(zuìdà)的支持者。萧山区委主要负责人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:儿子女婿一样(yīyàng)亲。
内生裂变为萧山(xiāoshān)带来了新的增量。
在膜材料小镇,安普鲁薄膜项目正在加速推进。这个由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“内生(nèishēng)裂变”而来的项目,拥有领先(lǐngxiān)的薄膜研制与制造技术,建成后预计新增产值23亿元。
在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,今年以来,先临三维、易加三维多次拿地,建设先进的金属和(hé)非金属(fēijīnshǔ)3D打印设备(shèbèi)生产线、齿科数字化设备与(yǔ)配套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基地。萧山按照“落地一个重大内生(nèishēng)项目、打造一个特色产业园区”思路布局,形成了一批链主引领、创新赋能、高速生长的内生裂变示范园区。
与此同时,萧山以“一碗水端平”“一把尺量齐”“一盘棋统筹”“一条链管理”“一张图规划(guīhuà)”五大原则,制定用地保障、资金保障、评价体系(tǐxì)、工业用地储备出让(chūràng)、跨平台镇街发展数据共享等5个方面政策细则,将有限资源向优质存量(cúnliàng)项目倾斜,进一步激发存量制造业企业活力,释放优质内生(nèishēng)裂变项目潜力。
立足(lìzú)已有产业基础,萧山(xiāoshān)在全省首推创新裂变、转型(zhuǎnxíng)裂变、链式裂变、增值裂变“四个模式”。自内生裂变项目改革以来,已累计推出三批共56个代表性裂变项目,总投资近200亿元。
不知不觉间,“萧山经验”又成(chéng)了省市标杆。
4月29日,全省传统(chuántǒng)优势企业内生裂变培育(péiyù)发展新质生产力现场会在萧山举行,“萧山经验”走向全省——推进建立传统优势企业内生裂变机制,激发企业内生裂变动力,加快(jiākuài)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(tǐxì)。
刚刚过去(guòqù)的杭州市两会中,萧山制造业优质项目内生裂变改革、开发区(园区(yuánqū))体制机制改革、国企园区(厂房)投建运营一体化等经验做法(zuòfǎ),在会场内外多次推广。
萧山,这个从传统工业走来的大区(dàqū)、强区,正向新攀升、提档升级,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,持续“问鼎”浙江(zhèjiāng)。
(图片由萧山区委宣传部、萧山区经信局提供(tígōng))
潮新闻客户端 郑宸(zhèngchén) 蔡卡特 李展 魏宇薇
制造业,是(shì)立国之基、强国之本。
5月23日,全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。杭州市萧山区三夺“天工鼎(dǐng)”,进阶(jìnjiē)“金鼎”,成为(chéngwéi)全省首批获此殊荣的区县之一。
天工鼎,是(shì)浙江制造业领域(lǐngyù)最高荣誉,聚焦质量变革、动力变革、效率变革三大类32项指标(zhǐbiāo),对全省各县(市、区)进行综合考评,其中连续(liánxù)三年夺鼎者可得金鼎,代表着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成绩。
萧山,何以“问鼎”?作为(zuòwéi)浙江的制造(zhìzào)大区(dàqū),萧山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“存量(cúnliàng)变革(biàngé)与(yǔ)增量崛起”并行的系统性创新,通过传统产业“智能化再造”、未来产业“前瞻性布局”、企业生态“金字塔构建”、改革红利“制度性释放”,形成了“标杆引领、集群协同、数字赋能、改革破题” 的独特路径,肩负起“再造一个杭州工业”重要阵地的使命担当。
今年以来,萧山纵深推进制造业项目内生裂变改革,集中签约开工了(le)三批共56个内生裂变项目,总投资约200亿元;1—4月(yuè)实现工业投资增速24.8%,连续5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(zēngzhǎng)。过去(guòqù)一年(yīnián),萧山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%,其中数字经济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.5%,产业发展结构转型成效明显。
行思无界自主研发的(de)“鸵鸵”机器人
第一(dìyī)跳:集群“升维”
在浙江的制造业发展体系中,以(yǐ)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(zhuāngbèi)等为代表的“415X”先进制造业集群,是迈向(màixiàng)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支撑。
建设产业集群,是衡量“天工鼎(dǐng)”得主制造业高质量(gāozhìliàng)发展成效的关键。
作为全省(quánshěng)制造业(zhìzàoyè)大区,改革开放以来,萧山不断蝶变产业形态,深入推进“2+3+X”先进制造业集群(jíqún)培育工程。汽车智能底盘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(tèsèchǎnyè)集群名单,实现(shíxiàn)杭州“零的突破(língdetūpò)”。未来(wèilái)网络(6G)、合成生物、人工智能等产业相继入选了省市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,现代纺织与服装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(língbùjiàn)、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、机器人与数控机床4个产业集群入选“浙江制造”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,区内企业科百特和华澜微项目入选全省“两新”深度(shēndù)融合典型案例集。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涌起,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萧山更是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不断推动产业集群突破。
新材料产业集群在升维(shēngwéi)。
在省市区三级产业集群部署(bùshǔ)中,新材料产业均(jūn)名列(míngliè)其中。依托荣盛、恒逸两家世界500强企业,萧山构建起了一座纤维新材料产业高地。
但萧山的优势不止于此。在河上镇,以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为链主,一座膜(mó)材料小镇就此(jiùcǐ)崛起。作为全球少数掌握膜材料核心技术(héxīnjìshù)的企业(qǐyè),科百特拥有800多项专利、上千个规格的过滤分离产品,主要应用于微电子、生物制药等先进制造领域,打破了我国关键材料与核心技术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,拓展了省市区(shěngshìqū)新材料产业纵深。
“具身智能”产业(chǎnyè)加速形成。
今年全国两会,“具身智能”首次被写入政府(zhèngfǔ)工作报告。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(de)关键(guānjiàn)载体,进入了技术集中突破和应用初步试水的关键发展时期。分解产业链关键环节,背后有不少萧山企业的身影。
“在‘具身(jùshēn)智能(zhìnéng)(zhìnéng)’产业新赛道上,萧山积累了一定的优势。”萧山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2015年萧山就布局了中国首个机器人小镇(xiǎozhèn),围绕机器人产学研用(yòng),凯尔达、兆丰机电、万向钱潮、杭齿前进、亚太股份等一大批汽车、船舶零部件头部企业投身于萧,将(jiāng)萧山在智能汽车、汽车零部件上的产业优势,用于人形机器人轴承、关节、焊接等多领域,在具身智能产业赛道抢出身位。
如今,萧山已孵化出行思无界、神州明月(míngyuè)、旗晟智能、国辰机器人(jīqìrén)(jīqìrén)等整机企业。行思无界的“仿生(fǎngshēng)鸵鸟机器人”在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捧回了创新(chuàngxīn)优胜奖(第一名)。浙大科创中心人形机器人创新研究院联合镜识科技、凯尔达研发的四足机器人“黑豹2.0”是目前世界上跑得最快的“四足机器人”。
2023年,萧山与(yǔ)新华三集团在钱江世纪城共建以数字经济为(wèi)基底的产业平台——图灵小镇,以数智创新“站C位(wèi)”,赋能经济拔节生长。
如今,3.25平方公里的图灵小镇(xiǎozhèn),有14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371家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8家杭州市准独角兽企业,基本形成以人工智能领军企业为引领的雁阵型(zhènxíng)企业梯队(tīduì),覆盖基座大模型、光通信芯片、算力运营、场景应用等(děng)多领域。2024年,图灵小镇总产出超340亿元(yìyuán),跑出税收“亿元”楼11个。2024年,萧山算力产业入选省级“新星”产业群培育(péiyù)名单。
今天的萧山(xiāoshān),一条条新兴产业链正不断“壮”起来,一个个未来产业集群正不断“聚”起来,催生着新变化,孕育着新机遇(xīnjīyù)。
第二跳(tiào):“两新”融合
新质生产力赋能千行(qiānxíng)百业
今年的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,意义不同于(bùtóngyú)往年。
不少人注意到,此次大会(dàhuì)的(de)主题进一步(jìnyíbù)突出了“科技创新(chuàngxīn)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(rónghé)”,现场特别邀请了院士专家、科技部门、相关企业等参会、发言,传递出浙江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:加强“高校+平台+企业+产业链”的结对(jiéduì)合作,破解“两新”深度融合中的堵点、卡点,一体推动传统产业(chuántǒngchǎnyè)转型升级(shēngjí)、新兴产业培育壮大、未来产业前瞻布局。在浙江大学教授、浙江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俞小莉看来,新变化反映了浙江更重视多行业间有机融合的产业创新,跨学科交叉、联合攻关的技术创新。
对于(duìyú)萧山来说,“两新”融合是方向、更是机遇。
“萧山制造业(zhìzàoyè)门类多,产业基础、产业链完整稳固,产业集群效应强(qiáng)。”在萧山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,要实现(shíxiàn)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萧山需要(xūyào)把握“科创引领、智造变革”两大关键,依靠“一镇七星”高能级科创平台,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起来,全面(quánmiàn)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。
市场经济中,企业的感受最灵敏(língmǐn)。
在杭州知衣科技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,工作人员将款式、颜色、风格(fēnggé)输入企业自主研发的FASHION DIFFUSION服装行业大模型中,20秒内,AI便生成了一张张高质量的服装试穿图。“传统服装(chuántǒngfúzhuāng)企业推出新款式后(hòu),往往(wǎngwǎng)要用1到(dào)2天时间进行实拍,而依托AI赋能,只需要1个人通过20秒左右的时间就能完成商业拍摄,大大节省企业人力、财力和时间成本。”知衣科技相关负责人说。
走进兆丰机电生产车间,企业通过高质量(zhìliàng)数据感知实时优化(yōuhuà)生产流程,将AI与图像处理相结合,大幅度提高检测质量,降低(jiàngdī)人力成本,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降低道具磨损。兆丰机电相关负责人介绍,AI通过自主学习监测材料磨损程度,每年(měinián)能为企业节约800万元左右(zuǒyòu)的成本。
依靠人工智能技术,先临三维发布了Aoralscan Elite 4D牙颌面重建系统,将口(jiāngkǒu)内扫描、摄影测量、面部扫描和下颌运动轨迹系统集成、四效合一,打破了跨系统信息采集壁垒(bìlěi),将繁琐复杂的诊疗流程进行了深度优化与精简,获取患者面部及口(jíkǒu)内完整信息,打造全数字化(shùzìhuà)4D虚拟(xūnǐ)牙科患者,帮助(bāngzhù)医生实现多学科融合的全面诊断治疗。
截至目前(mùqián),萧山累计打造省级(jí)(jí)未来工厂5家,累计验收通过国家试点企业改造38家,数量杭州市第一;新培育市级智能工厂12家、数字化车间28家,培育工信部基础级智能工厂34家、先进级智能工厂12家;依托化纤纺织行业龙头企业,率先在关键业务(yèwù)环节部署人工智能技术。此外,萧山将在加弹工艺优化(yōuhuà)、印染工艺优化、织造(zhīzào)坯布(纯色)外观瑕疵检测、化纤外观瑕疵检测、化纤丝张力检测等领域形成(xíngchéng)10个以上典型应用场景。
存量(cúnliàng)变革推动增量崛起
问鼎“天工”,制造业高质量发展(fāzhǎn)的动力变革、效率变革同样重要。
日前,浙江省经信厅公布了2025年浙江省传统优势企业(qǐyè)内生裂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(ànlì)(第一批)名单,共53项,其中萧山“以‘数据’竞地让‘优企’有地”和“打造‘膜’法 科百特破局创新(chuàngxīn)之路(lù)”两个案例入选。
2024年以来,萧山“眼睛向内(nèi)”抓好挖潜,在全省率先推出制造业优质内生裂变项目(xiàngmù)改革。
“存量企业(qǐyè)非常需要‘一碗水端平’‘一把尺量齐’的发展环境(huánjìng)。”萧山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(fùzérén)说,近年来,随着新产业风口(fēngkǒu)兴起,招商引资被各地视作“一号工程”,期待区域经济总量能在产业风口中一跃而上。
政企携手、改革争先的萧山,从来是企业最大(zuìdà)的支持者。萧山区委主要负责人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:儿子女婿一样(yīyàng)亲。
内生裂变为萧山(xiāoshān)带来了新的增量。
在膜材料小镇,安普鲁薄膜项目正在加速推进。这个由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“内生(nèishēng)裂变”而来的项目,拥有领先(lǐngxiān)的薄膜研制与制造技术,建成后预计新增产值23亿元。
在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,今年以来,先临三维、易加三维多次拿地,建设先进的金属和(hé)非金属(fēijīnshǔ)3D打印设备(shèbèi)生产线、齿科数字化设备与(yǔ)配套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基地。萧山按照“落地一个重大内生(nèishēng)项目、打造一个特色产业园区”思路布局,形成了一批链主引领、创新赋能、高速生长的内生裂变示范园区。
与此同时,萧山以“一碗水端平”“一把尺量齐”“一盘棋统筹”“一条链管理”“一张图规划(guīhuà)”五大原则,制定用地保障、资金保障、评价体系(tǐxì)、工业用地储备出让(chūràng)、跨平台镇街发展数据共享等5个方面政策细则,将有限资源向优质存量(cúnliàng)项目倾斜,进一步激发存量制造业企业活力,释放优质内生(nèishēng)裂变项目潜力。
立足(lìzú)已有产业基础,萧山(xiāoshān)在全省首推创新裂变、转型(zhuǎnxíng)裂变、链式裂变、增值裂变“四个模式”。自内生裂变项目改革以来,已累计推出三批共56个代表性裂变项目,总投资近200亿元。
不知不觉间,“萧山经验”又成(chéng)了省市标杆。
4月29日,全省传统(chuántǒng)优势企业内生裂变培育(péiyù)发展新质生产力现场会在萧山举行,“萧山经验”走向全省——推进建立传统优势企业内生裂变机制,激发企业内生裂变动力,加快(jiākuài)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(tǐxì)。
刚刚过去(guòqù)的杭州市两会中,萧山制造业优质项目内生裂变改革、开发区(园区(yuánqū))体制机制改革、国企园区(厂房)投建运营一体化等经验做法(zuòfǎ),在会场内外多次推广。
萧山,这个从传统工业走来的大区(dàqū)、强区,正向新攀升、提档升级,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,持续“问鼎”浙江(zhèjiāng)。
(图片由萧山区委宣传部、萧山区经信局提供(tígōng))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